新聞中心
紗布漂白設備的類型與所采用的漂白工藝存在對應關系,不同設備結構適配不同的工藝參數,直接影響紗布的白度、強度及生產效率,需結合生產規模與質量要求選擇。
連續式漂白機適用于大規模生產,采用流水線作業方式。紗布經導布輥連續進入漂白槽,槽內盛放雙氧水或次氯酸鈉溶液,溫度控制在80至95℃,處理時間通過運行速度調節,通常為3至5分鐘。設備配備多組水洗槽,漂白后紗布依次經過熱水洗、冷水洗,去除殘液,白度均勻性較好,適合批量生產的醫用紗布,但設備占地面積大,工藝調整靈活性較低。
間歇式漂白機以批次為單位處理,將紗布卷放入密閉容器內。容器內注入漂白劑溶液,根據紗布材質設定參數:棉紗布常用雙氧水工藝,溫度90至100℃,保溫1至2小時;化纖混紡紗布則采用亞氯酸鈉,溫度70至80℃,避免高溫損傷纖維。該設備適合小批量、多品種生產,工藝調整方便,可針對不同紗布調整漂白時間與濃度,但每批次處理量有限,白度一致性略遜于連續式設備。
高溫高壓漂白設備為密閉壓力容器,工作壓力0.2至0.3MPa,溫度120至130℃。工藝上多采用雙氧水與活化劑組合,在高溫高壓下加速漂白反應,處理時間可縮短至30至40分鐘,對厚重紗布(克重>200g/㎡)的漂白效果優于常壓設備,能深入纖維內部去除色素,但對紗布強度有一定影響,棉紗布經處理后斷裂強度可能下降5%至10%。
臭氧漂白設備依賴臭氧的氧化作用,常溫下即可進行。設備由臭氧發生器、反應罐組成,臭氧濃度控制在80至120mg/L,處理時間20至30分鐘,無需高溫加熱,能耗僅為傳統設備的40%至60%。工藝適合對溫度敏感的紗布,如含彈性纖維的紗布,但臭氧需嚴格控制泄漏,且漂白后需充分通風去除殘留氣味,避免影響紗布后續使用。
不同類型設備的工藝各有側重:連續式追求效率,間歇式注重靈活,高溫高壓適合厚重紗布,臭氧設備側重環保。實際應用中需根據生產規模、紗布材質與環保要求匹配,平衡白度、強度與成本,使漂白后的紗布既滿足使用標準,又符合生產經濟性。